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〔寶島采風〕台灣最古老教堂 官兵路過必行禮
2024-07-01
萬巒位於屏東縣中部,是清代鄉團自衛組織六堆中的「先鋒堆」,境內有客家人、閩南人、平埔族人,文化交織共融;「萬金聖母聖殿」是台灣最古老的教堂,有清朝同治皇帝頒賜的兩塊花崗岩聖石,因此清代官兵路過必下馬行禮。
萬巒古稱「蠻蠻」,也作「萬蠻」,是平埔族社名,殆為地名由來;也有人認為先民初抵開墾時,見大武山綿延如「萬」座山「巒」而得名;另有一說指開墾之初,當地溪流鰻魚眾多,便稱此地為「萬鰻」,發音與客家話「萬巒」相近。
宗座聖殿 清廷支持傳教
屏東縣的天主教信仰,最初是在清咸豐11年(1861年)由西班牙道明會士郭德剛神父、茂克神父傳入,他們從高雄前金步行,往返當時還是屬於平埔馬卡道族的萬金村和赤山村傳教,並在同治2年(1863年)以土塊建立小教堂。
後來由於信眾增加,神父於1870年在萬金村建立天主堂。時隔不久,1874年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,清廷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,奏請朝廷支持傳教,同治皇帝遂頒賜「奉旨」及「天主堂」兩塊花崗岩勒石,自此官兵路過必下馬行禮。
1984年,教宗若望.保祿二世將萬金天主堂列為「宗座聖殿」,萬金天主堂才改稱「萬金聖母聖殿」,地位僅次於羅馬梵諦岡教廷的大教堂。
萬金聖母聖殿自建堂以來,以12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「堂慶日」,每年都會舉行聖母遶境活動,聖母像安置在300公斤重的木造神轎中遶境;早年村民還會自組宋江陣、車鼓陣、舞獅等民俗團體參與聖母遊行,中西合璧,非常特殊。
劉氏宗祠 高度藝術價值
五溝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村落,客庄內的百年建築有劉氏宗祠、進士第、吳家夥房、半月池、南柵伯公等,其中劉氏宗祠是南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合院建築,宗祠內有多副對聯,如「忍是積德門,善為傳家寶」,顯示劉氏先祖對修身養性的重視。
劉氏祖先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招福鄉,自乾隆45年(1780年)陸續至萬巒開墾,並於同治3年(1864年)創建劉氏宗祠。原先宗祠只建左右兩橫屋,後又增建左右「重光樓」、「燃藜閣」、花園、涼亭等,成為二堂四橫式合院建築,造型優美對稱,彩繪、浮雕、泥塑等均具高度藝術價值。
可可園區 絕美天主教堂
可可是製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,屏東終年溫暖、雨水充足,適合可可生長,可可豆品質極佳,近年來參加國際比賽成績耀眼,成為屏東新興產業與創生亮點,成功打造「屏東可可.台灣巧克力」品牌,並在萬巒成立可可園區。
位於萬巒的「屏東可可園區」,原為天主教耶穌君王堂,由於當地人口外流,天主堂在荒廢數十年之後,由屏東縣政府取得天主教高雄教區同意,將舊教堂翻新活化,打造為可可跨域推廣所,成為台灣第一座公部門的客庄可可園區。
浪漫林蔭 萬金綠色隧道
位於萬金營區前的營區路,道路兩旁種滿尤加利樹與桃花心木,形成一條綠色隧道,每當樹葉隨風搖曳,陽光灑落樹梢,光影千變萬化,風情浪漫,美不勝收,也因此成為新人拍攝婚紗取景之處。
元宵娛樂 五溝水尖炮城
「尖炮城」是客語「攻炮城」的意思,早期六堆客家先民來台開墾,為防其他族群來犯,會在堆區裡設置瞭望台,一旦有堆區受到攻擊,就會在瞭望台點燃煙火,通知六堆居民加強防禦,有點類似古代「烽火台」性質。
時局太平之後,這項防禦工事逐漸演變成元宵「尖炮城」活動,以及向「伯公」(土地公)祈求平安的娛樂賽事。萬巒五溝水作為六堆中的「先鋒堆」,這項元宵活動已延續百餘年,未曾中斷,且採單竿、單炮籠方式,原味十足,重現百年前客家先民團練、鬧元宵的風貌。
萬巒古稱「蠻蠻」,也作「萬蠻」,是平埔族社名,殆為地名由來;也有人認為先民初抵開墾時,見大武山綿延如「萬」座山「巒」而得名;另有一說指開墾之初,當地溪流鰻魚眾多,便稱此地為「萬鰻」,發音與客家話「萬巒」相近。
宗座聖殿 清廷支持傳教
屏東縣的天主教信仰,最初是在清咸豐11年(1861年)由西班牙道明會士郭德剛神父、茂克神父傳入,他們從高雄前金步行,往返當時還是屬於平埔馬卡道族的萬金村和赤山村傳教,並在同治2年(1863年)以土塊建立小教堂。
後來由於信眾增加,神父於1870年在萬金村建立天主堂。時隔不久,1874年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,清廷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,奏請朝廷支持傳教,同治皇帝遂頒賜「奉旨」及「天主堂」兩塊花崗岩勒石,自此官兵路過必下馬行禮。
1984年,教宗若望.保祿二世將萬金天主堂列為「宗座聖殿」,萬金天主堂才改稱「萬金聖母聖殿」,地位僅次於羅馬梵諦岡教廷的大教堂。
萬金聖母聖殿自建堂以來,以12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「堂慶日」,每年都會舉行聖母遶境活動,聖母像安置在300公斤重的木造神轎中遶境;早年村民還會自組宋江陣、車鼓陣、舞獅等民俗團體參與聖母遊行,中西合璧,非常特殊。
劉氏宗祠 高度藝術價值
五溝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村落,客庄內的百年建築有劉氏宗祠、進士第、吳家夥房、半月池、南柵伯公等,其中劉氏宗祠是南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合院建築,宗祠內有多副對聯,如「忍是積德門,善為傳家寶」,顯示劉氏先祖對修身養性的重視。
劉氏祖先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招福鄉,自乾隆45年(1780年)陸續至萬巒開墾,並於同治3年(1864年)創建劉氏宗祠。原先宗祠只建左右兩橫屋,後又增建左右「重光樓」、「燃藜閣」、花園、涼亭等,成為二堂四橫式合院建築,造型優美對稱,彩繪、浮雕、泥塑等均具高度藝術價值。
可可園區 絕美天主教堂
可可是製作巧克力的主要原料,屏東終年溫暖、雨水充足,適合可可生長,可可豆品質極佳,近年來參加國際比賽成績耀眼,成為屏東新興產業與創生亮點,成功打造「屏東可可.台灣巧克力」品牌,並在萬巒成立可可園區。
位於萬巒的「屏東可可園區」,原為天主教耶穌君王堂,由於當地人口外流,天主堂在荒廢數十年之後,由屏東縣政府取得天主教高雄教區同意,將舊教堂翻新活化,打造為可可跨域推廣所,成為台灣第一座公部門的客庄可可園區。
浪漫林蔭 萬金綠色隧道
位於萬金營區前的營區路,道路兩旁種滿尤加利樹與桃花心木,形成一條綠色隧道,每當樹葉隨風搖曳,陽光灑落樹梢,光影千變萬化,風情浪漫,美不勝收,也因此成為新人拍攝婚紗取景之處。
元宵娛樂 五溝水尖炮城
「尖炮城」是客語「攻炮城」的意思,早期六堆客家先民來台開墾,為防其他族群來犯,會在堆區裡設置瞭望台,一旦有堆區受到攻擊,就會在瞭望台點燃煙火,通知六堆居民加強防禦,有點類似古代「烽火台」性質。
時局太平之後,這項防禦工事逐漸演變成元宵「尖炮城」活動,以及向「伯公」(土地公)祈求平安的娛樂賽事。萬巒五溝水作為六堆中的「先鋒堆」,這項元宵活動已延續百餘年,未曾中斷,且採單竿、單炮籠方式,原味十足,重現百年前客家先民團練、鬧元宵的風貌。
最新消息
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
2025-08-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
2025-08-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
2025-08-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「沉默的威脅」
2025-08-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
2025-08-13慧心傳道覺有情 深耕行佛40載
2025-08-13雲水書車共識精進營 珍惜因緣得來不易
2025-08-132025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 中天寺展覽館開幕
2025-08-13魏碑風骨筆筆生輝 金剛寺書法研習沉澱心靈
2025-08-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
2025-08-13
相
關
消
息